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外耳道有异物或耵聍时应及时清除。但应注意纠正挖耳习惯,禁止使用不洁净的器械如发夹、锐利的耳勺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还应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时若污水入耳应及时拭净。长期患外耳道炎不愈者,应积极诊治与本病有关的疾病。治疗外耳炎有一下几种方法:
(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并附有白色脱屑。外耳道炎为外耳道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为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
急性外耳道炎患者觉耳部刺痒、灼热感,在颞下颌关节运动财感到耳内疼痛。起初分泌物为稀薄的浆液性分泌物,后渐变粘税。常因外耳道软组织肿胀及分泌物堵塞而影响听力。慢性者常诉有局部刺激感,分泌物很少。但是,在受到激惹后,急性炎症症状又可重现。真菌性者常感耳内剧痒,侵及鼓膜则可出现耳鸣及听力障碍,外耳道内有潮湿感。如有细菌混合感染,则可出现耳痛、耳流脓症状。
此病常因外耳道皮肤受外伤,水或分泌物的浸渍,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软化,丧失防护能力,细菌得以侵入。如用不洁物挖耳、污水入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浸渍、滥用滴耳药物等也是致病因素。变态反应体质患者,易使病程迁延,致呈慢性。常见致病菌为白色链球菌、金黄色链球菌及变形杆菌等。真菌感染则称外耳道真菌病;其致病真菌以烟色曲霉菌、黑色曲霉菌、白色念珠菌、酵母样霉菌为多见。
外耳道炎发病后较好到医院检查确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也可服用银翘丸或牛黄解毒丸等。如疼痛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等。
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汇集众多耳鼻喉科医生,更是以诸多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奠定了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的 地位,同时以擅长诊治各种耳鼻喉科疑难病、常见病而享誉于民!定能为你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