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苏州东吴医院 > 耳鼻喉科 >> 耳科疾病 >> 耳鸣 > 正文内容

解除不良掏耳习惯,预防鼓膜穿孔

    鼓膜是隔开外耳道和中耳的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由于鼓膜比较脆弱,若多轻微的外伤性刺激都可以导致鼓膜破裂穿孔。鼓膜破裂后,可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爆震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或混合性聋。检查可见 鼓膜多呈裂隙状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若有水样液流出,示有颅底骨折所致脑脊液耳漏。

    检查时外耳道有少许鲜血,如合并外耳道骨折,或颅底骨折时出血量较多并有脑脊液耳漏。鼓膜穿孔多为不规则裂孔,表面有血痂,直接外伤引起穿孔者,多位于鼓膜后半部,爆震多位于前下方。鼓膜色泽多正常,若合并感染时,则有严重充血并有脓液。

    在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鼓膜穿孔都来自不恰当的掏耳习惯,许多家长都认为经常掏耳可以保持耳道清洁,有利于个人卫生,却不知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很多小孩子会养成随意掏耳的习惯,自己的医生、掏耳勺甚至其他很多东西都用来掏耳,很容易造成鼓膜外伤穿孔。

    鼓膜损伤后应保持外耳道清洁,以酒精消毒外耳道,取除外耳道内存留的泥土、异物、血痂或耵聍屑等,并以消毒棉球置于外耳道口。耳内切忌冲洗或滴,以免把外耳道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物,禁止游泳,防止污水入耳。

    鼓膜穿孔小者多能自愈。如不能自愈,可用50%三氯醋烧灼穿孔边缘,表面放置酚甘油小棉片、硅橡胶薄膜。如穿孔大不能自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如有继发感染,则按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苏州东吴耳鼻喉医院提醒,避免孩子鼓膜穿孔,预防是关键。平时千万不要当着小孩的面挖自己的耳朵,也不要给孩子清理耳屎,以免小孩模仿,同时也要教育孩子爱护耳朵,保护听力。

    由于小儿还处在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培养还在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为重要,对以以后的长期预防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戒除不良的掏耳习惯,积极有效的预防鼓膜外伤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