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苏州东吴医院 > 耳鼻喉科 >> 耳科疾病 >> 中耳炎 > 正文内容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中耳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尽管急性中耳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在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3个月至3岁者.微生物可在咽鼓管的粘膜表面从鼻咽部移行进入中耳,或在粘膜固有层中以蜂窝织炎或栓塞性静脉炎扩散的方式侵入中耳.认为吸二手烟是一个致病的危险因素.

病因学

   在新生儿,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过了新生儿时期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中耳炎罕见.年龄大些的婴儿和儿童(<14岁)以肺炎链球(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莫拉菌属(Moraxella),布兰汉(Branhamella)卡他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致病菌.病毒性中耳炎则常继发于上述细菌之一的感染之后.在>14岁的儿童中,致病菌则多为肺炎链球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流感嗜血杆菌少见.经确定为能引起中耳炎的微生物其出现的相对频率,则根据当时当地流行的哪一种细菌而变异.在许多地区由对多种药物抗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中耳炎发病的频率在增加.肺炎杆菌和类杆菌引起急性中耳炎者罕见.

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通常首先的主诉是持续性严重耳痛.可出现耳聋.在幼儿中可出现发热(高达40.5℃),恶心,呕吐和腹泻.鼓膜充血并可膨出,标志不清,光锥移位.鼓膜自行穿孔后可出现耳漏,其性质先是血样的,继之为血清血液,较后成为脓性.

   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急性乳突炎,岩锥炎,迷路炎,面瘫,传音性和感音神经性聋,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较常见的颅内并发症),脑脓肿,侧窦栓塞,硬膜下脓肿及耳源性脑积水.并发症临近前的症状可有头痛,突发的重度耳聋,眩晕,寒战和发热.

诊断和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如行鼓膜切开术,术中流出的渗出液应像自发的耳漏液一样要作培养.作鼻咽部的培养可能有帮助,但结果不一定与致病因子充分相关.

   通常有指征用抗生素治疗以缓解症状,加速炎症消退,减少迷路和颅内感染并发症的机会,并减少损害中耳听觉机制的后遗症.

   对>14岁的患者,药物治疗选择每6小时口服青霉素Ⅴ250mg,持续12天.对<14岁的患儿由于常为流感嗜血杆菌致病,使用羟氨苄青霉素每日35~75mg/kg,分成三等分口服,每8小时1次,持续7~12天.治疗持续12~14天是为 炎症消除及预防后遗症.随后的治疗则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过程进行.对青霉素过敏者,较大儿童和成人可用红霉素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14岁的患儿可联合应用红霉素和磺胺甲基异噁唑,前者每日30~50mg/kg,分成等量口服,每6小时1次,后者每日150mg/kg,分成等量口服,每6小时1次,持续12~14天.<2个月的婴儿禁用氨苯磺胺.替代方法是用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甲基异唑(TMP/SMX)治疗,>2个月的婴儿和儿童,TMP每日8mg/kg和SMX每日40mg/kg,分成2份,口服,每12小时1次,持续10天;成人,TMP160mg和SMX800mg每12小时1次,持续12天.对于儿童,另一种选择是给予单次剂量(较大剂量为50mg/kg)的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

   对有抗药性者可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儿童:每日40mg/kg,分成等量,每8小时1次,持续12天;成人,250mg每8小时1次,共12天),头孢呋辛(<2岁儿童125mg每12小时1次,共12天;2~12岁儿童,250mg每12小时1次,共12天;成人,500mg每12小时1次,共12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儿童,每日40mg/kg,分3次,共12天),克拉霉素(儿童,每日15mg/kg,等分2份,每12小时1次,共12天),或头孢克肟(儿童,每日8mg/kg,通常等分成2份;成人,200mg每12小时1次,共12天).

   为改善咽鼓管功能,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如0.25%新福林3滴每3小时1次,在患者取颈过伸的头低卧位下,从每侧鼻腔滴入.治疗不宜超过3~4天.全身用拟交感胺类药也有帮助,如硫酸麻黄碱,假麻黄碱或羟盐酸去甲麻黄碱30mg口服(成人),每4~6小时1次,服用7~10天,但对儿童一般不推**应用.对有过敏性的患者,服用抗组胺药如氯苯吡胺4mg(成人)口服,每4~6小时1次,共7~10天,可改善咽鼓管的功能,但对非过敏性的患者并无指征.

   如有鼓膜膨出或有严重或持续的疼痛,发热,呕吐和腹泻者,应考虑鼓膜切开术.应观察患者听力,声导抗测定以及鼓膜的表现和活动度,直至炎症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