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苏州东吴医院 > 耳鼻喉科 >> 咽喉疾病 >> 咽喉炎 > 正文内容

急性鼻咽炎西医治疗方法

    1.常用治疗药物

    (1)解热镇痛剂:在发热和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可选择。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较常用。应避免与抗HIV药物齐夫多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反复应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予推**。

    (2)抗组胺药:先进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有效,老年人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缺少抗胆碱能作用,效果不定。

    (3)伪麻黄碱:作用于呼吸道黏膜α-肾上腺素能受体,缓解鼻黏膜充血,对心脏和其他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甚微。减轻鼻塞,可改善睡眠。不宜长期应用,3~5天为限。

    (4)镇咳剂:为保护咳嗽反射一般不主张应用,但剧咳影响休息时可酌情应用,以右美沙芬应用较多。

    (5)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对缓解流涕、打喷嚏有效,特别是病程早期第1天开始使用。主要不良反应为15%~20%患者黏液涕中带血丝。

    2.可能有用的药物或治法

    (1)呼吸加热湿化气:因为鼻病毒复制的较适宜温度是33℃,故提倡呼吸加热湿化气治疗感冒。

    (2)维生素C:作用不肯定。有报道感染第1天起服用高剂量维生素C(8.0g/d)可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并减轻病情。但多数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3)葡萄糖酸锌锭剂(zinc gluconates):体外实验显示其对鼻病毒的抑制作用,有临床对照试验表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但结果很不一致,且不良反应较多。

   3.抗生素的应用 一般不应该、也不需要应用抗生素。一项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显示在鼻喉冲洗物培养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生长的亚组(占20%)抗生素治疗显示症状记分的改善。因此在有细菌定植,呼吸道分泌物中粒细胞增加,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基础疾病和感冒病程超1周的患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4.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病毒唑)对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仅限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时。对鼻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5.婴幼儿患者,可因发生全身中毒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治疗措施必须得当。要卧床休息,供给足量新鲜果汁及温热饮料。并要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剂的应用。病情严重者,需静脉输液,同时静滴或静推足量广谱抗生素加适量激素,以控制病情发展,即很快得以治了。局部用1%麻黄素加抗生素滴鼻收敛鼻腔粘膜,滴鼻剂流向鼻咽部,可达局部治疗的目的。急性炎症期过后,可将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抽吸干净,再局部用药。同时采用排气置换的方法,药液可进入鼻窦,并起到治疗或预防鼻窦炎的作用。必要时可切除咽扁桃体。

    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医生提醒,对于急性鼻咽炎我们要尽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工作。